解鎖少年維特的煩惱(H.O.P.E)

   「孩子,你好嗎?」親愛的爸媽,你曾經這樣問過你的孩子嗎?

    在聖誕節的市集,筆者看見一個媽媽帶兩個小孩,媽媽是勞力工作者,兩個男孩小二,小四,瘦小身材與年紀並不相符。在閒聊中,才知道媽媽近日被迫離職了,小二的弟弟有功課學習壓力困擾,而那個一直幫弟弟發聲的哥哥,原本酷酷一副沒事的表情,當哥哥抽到一張祝福卡,卡片上說他想求助卻無人幫他,他頓時低下頭來,連他媽媽都訝異不已。

    孩子的肚子餓、身體受傷、感冒不舒服了,他會說,他若沒說,父母也多少看得出來。但若他心裡受傷不舒服了,連他自己都不知該怎麼表達,或是你太忙了,因而忽略了他向你的示意求救,或者他已明顯有些徵兆,甚至學校老師也向你有所反應,但你卻不知該如何是好?

    這些年來,即使先進國家的科技愈發達,但青少年自殺率卻逐年上升,加拿大兒童的第一名死因是自殺;日本去年的青少年自殺率更創30年新高。根據我國的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的最新統計15~24歲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連續三年創新高(註一)。這些數據令人看了怵目驚心!

    台灣正面臨少子化的嚴重問題,在家庭裡辛苦養大的孩子,卻想不開尋短,醫師認為與現代雙薪家庭缺乏互動,青少年又面臨課業、同儕、社群媒體諸多壓力有關。我們可依據下面兩套H.O.P.E提醒,瞭解青少年的憂鬱症狀和家長陪伴的態度與方式,以防微杜漸。

一、青少年憂鬱的症狀 (H.O.P.E.)

 1、Help 青少年正在發展獨立性,但面對困境時也會有求助信號。青少年可能會表達「我覺得沒什麼未來」、「生活不可能好起來了」;嚴重的絕望感時常會說出:「活著不值得」、「我不會再煩你了」、「沒有我,你們會過的更好」、「我很希望一覺就不再醒來」

2、Opportunity 需要表達溝通的機會。當青少年面對課業壓力、同儕關係、自我認同、情感困擾、親子衝突等,他們想要被了解被懂。

3、Powerless 對喜歡的活動、食物等失去興趣,感到無力。當青少年思考變慢、活動力下降、完全提不起勁;社交互動減少、退縮或孤立;學業表現下降、感到無助、拒學;覺得自己沒有用、對未來絕望、自殘或有自殺想法。

4、Emotion 長時間心情起伏大、情緒低落。比如:哭泣、暴躁、易怒、內疚、自責、難過、鬱悶、沮喪、空虛等。

二、家長的陪伴態度與方式 (H.O.P.E.)

1、Hear 從小培養親子對話的習慣。孩子在青少年階段看似想獨立,但家長不要因此疏忽觀察孩子的變化,多聆聽孩子的聲音,敏銳孩子的求助信號,正視孩子在生活所面臨到的困擾,把握孩子想跟你說話的時機,放下手邊工作傾聽孩子。

2、Open mind 家長能以開放的心面對青春期孩子的言行,不落入偏見。當家長感覺得孩子叛逆,要能勇敢面對,接納孩子的變化,不因社會觀感或擔心藥物依賴延遲就醫,對青少年的身心症狀有正確的認識與了解。

3、Professional 青少年憂鬱與生理、心理、環境有關,需要專業人員與團隊的專業協助。可尋求學校輔導老師、精神科醫師、諮商或臨床心理師,除了孩子獲得治療,家長也可獲得支持。

4、Empathy 家長能對孩子輔以同理心。家長要常說:「我聽你說」、「我陪你出去走走」、「不急,我們慢慢來」、「我會一直在你身邊」等支持肯定的話語。不要說:「你想太多了!」、「這沒什麼好難過的」、「很多人過得比你慘」等否認對方情緒的話語。

    現代家長大多工作忙碌,是否有時間好好陪伴孩子?或許是家長心裡的痛。但不可忽視的是:孩子也可能積壓成病。每一個陪伴的起步都不嫌晚,讓孩子知道家可以是他的避風港,期待每個孩子都能因著被關心而健康成長茁壯。一個都不會少!

參考資料:

註一:青少年尋短死亡率13年新高(2022年9月5日 聯合新聞網)

推薦網站:

董事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  

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 

 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地圖、責任與成長-一位父親隨筆

認識天生氣質,掌握孩子教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