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兒女設立界線


  前陣子網路流傳的整人遊戲「三人跳挑戰」(註1),讓許多人深感訝異:「難道孩子們不知道這個遊戲有多麼危險嗎?」朋友們彼此間開玩笑實屬正常,但也不可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玩鬧的界線。因此如何為孩子設立「界線」,確實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



一、幫孩子定規則時,要具體明確
  青春期之前孩子的大腦傾向思考具體的事物(註2),尚未完全發展抽象推理概念。這也是為什麼幼稚園的小孩喜歡看圖畫書,從圖畫了解故事的意涵;國小階段,數學課最好備有教具或圖像,由具體的事物,引導孩子明白抽象的數學概念。
  因此在養育兒女時,須以具體明確的方式說明。以教導小孩禮貌為例,較為具提的說法為:「當阿姨來我們家時,要跟阿姨說:『阿姨好!』」如果只是告訴孩子:「有客人來時,記得打招呼喔!」孩子可能不清楚所謂的「打招呼」要如何做。

  
二、與人相處時,要尊重彼此的界限
  孩子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會成為他長大性格的一部分。例如:孩子跟父親玩打鬧遊戲時,父親須讓孩子明白「不可以拉頭髮、不可以戳眼睛」,讓孩子知道打鬧的界線在哪裡,日後當他跟同學玩樂時,孩子心中會有個底,不至於傷害對方的身體。例如:「到別人家裡,不可以亂翻或破壞別人家的物品」,日後當他到公共場所去,才有可能愛惜公物。
  界線與規則明確告訴孩子「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為什麼不能做」,不只為他未來的社交生活作預備,也會給孩子安全感。任意妄為的孩子,將不受歡迎,導致人際相處上的碰壁,日後要再約束將更為困難。

三、自由度從「限制」→「寬鬆」:
  當孩子還小、自制力較弱的時候,應給予較多的限制,讓孩子學習畫清界線;當孩子漸漸長大,自制力較強的時候,便慢慢施予自由度(圖1)。

  家庭就是孩子進入社會的橋樑,透過與家人的相處、長輩們的榜樣,了解社會中與人互動有哪些界線規則,當孩子日後要面對外面五花八門的世界時,便能拿捏得穩、舉止得宜。

1:年紀較小的孩子,家長應協助設立界線;
當孩子漸大,便慢慢施予自由度(林怡伶,2020


1
教師家長群組瘋傳「3人跳挑戰」,正視惡作劇帶來的傷害。(民1092月)翻轉教育。取自:https://flipedu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672

2


根據學者皮亞傑Piaget1896~1980),兒少思維的發展大致分為四個階段,每個階段的思考方式都不同:1. 嬰幼兒:感覺動作期。2. 學齡前:運思前期。3. 小學階段:具體運思期。4. 中學之後:形式運思期(開始發展抽象推理思維)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地圖、責任與成長-一位父親隨筆

認識天生氣質,掌握孩子教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