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了解你嗎?同理心的發展與培養
「 第一次上學 我會保護你 」 (註 1 ) 很有趣的一部影片,小男生如此大方地安慰小女生,令人會心一笑。原來幼稚園的孩子,已經有安慰、陪伴的能力了!這樣的能力牽涉到「同理心」,當小嬰兒聽到其他小孩的哭聲,自己也會跟著哭;當我們看到其他人難過時,不自覺得也會跟著難受起來,人似乎天生就能與他人的情緒產生共鳴。然而這就是同理心嗎? 同理心包含兩個部分: 1. 能感受對方的情緒 (情感層面) 2. 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 (思維層面)。思維能力除了可以後天訓練,也與孩子的發展有關。 學齡前小孩的思考模式有自我中心的取向( Egocentrism ) (註 2 ) ,也就是此時的孩子,是由自己的角度看事情,較難以站在別人的觀點,例如:幼稚園孩子知 道朋友在難過,可能會拍拍背安慰他,但是較難以明白他為何會難過(如同影片中的男孩) (註 3 ) 。 大約到了國小的年紀 , 孩子開始擺脫自我中心的思維 , 漸漸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 (註 4 ) 。 因此,同理心除了「感受對方的情緒」之外,也涉及「站在 對方角度思考」的思維能力,家長可以在生活中,透過一些活動與分享, 培養孩子這樣的思維能力喔! 1. 家長示範 面對 幼稚園的小孩 , 可以先從認識情緒開始 , 家長告訴自己現在所經歷的情緒 ,例如:「媽媽在笑是因為很開心」或是問孩子:「你哭哭是因為弄壞了玩具,所以很難過嗎? (註 5 ) 」到了國小,可以使用一些教材輔助表達情緒,例如: Blob Tree (註 6 ) ,家長可以示範:「我覺得自己像(哪個人物),因為今天(發生什麼事),覺得很(傷心、開心等情緒)。」之後詢問孩子:「你覺得自己今天像哪一個人?為什麼呢?有什麼感覺?」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感受。 2. 繪本 小孩喜歡聽故事,繪本是很好的工具 (註 7 ) 。 學齡前的孩子 , 可以先教導認識自己的情緒 ,例如:「你覺得他現在是傷心還是生氣呢?他生氣的時候做了什麼事?」國小的孩子,可以詢問:「為什麼他會生氣?如果你是他,你會有什麼感受?可以怎麼做?」 國小的孩子 , 已經可以嘗試站在對方的觀點想事情 ,因此可以更深入的思考,例如:當故事中的小羊被嘲笑而傷心時,可以引導孩子明白,除了嘲笑的話會讓人傷心之外,其實小羊渴望被肯定。 3. 角色扮演 家長可與學齡前的孩子 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,例如:扮家家